科室簡介
作為國內最早建立的小兒消化專科,浙大兒院消化內科已形成了集專科病房、專科門診、專病門診、消化內鏡、胃腸動力、消化實驗室和臨床營養管理為一體的專業體系,同時擁有一支整體技術實力雄厚的團隊,主任醫師6名、副主任醫師3名、主治醫師7名、住院醫師8名、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2名以及專科護士20名,目前有專科床位50張,收治病人3000余例/年,消化內鏡診療4500余例/年。
科室小兒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治水平達國內領先,并在全國率先開展兒童胃腸鏡診斷和治療、消化道動力檢查和治療、小兒經皮肝穿刺技術、膠囊內鏡、腸外營養和腸內營養治療等項技術,對兒童消化系統建立一系列成熟的診斷和治療(包括營養治療)方案,成功救治大量疑難重危病兒。科室開展常規電子胃鏡檢查、電子結腸鏡檢查、雙氣囊小腸鏡、膠囊內鏡、術中內鏡檢查,開展消化道息肉高頻電凝摘除術(胃、小腸、結腸)、消化道出血止血術(包括噴灑、套扎、硬化劑注射、鈦夾)、消化道異物鉗取、胃扭轉復位、食道狹窄擴張術、內鏡下置管術、食管支架置入及取出、經皮內鏡下胃(空腸)造瘺、經口內鏡下括約肌切開術(POEM)、內鏡下十二指腸隔膜切開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ERCP)、介入性ERCP技術(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術、十二指腸乳頭擴張術、胰管支架置入術、胰管及膽管結石取石術、膽汁外引流術、膽汁內引流術等)、24小時食道pH和阻抗測定、食道動力測定、下消化道動力測定、經皮肝穿刺活檢術、碳13尿素呼吸試驗、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饋治療、住院病人臨床營養管理等治療技術。
專業特色
對小兒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治水平達國內領先,在全國率先開展兒童胃腸鏡診斷和治療、消化道動力檢查和治療,小兒經皮肝穿刺技術、膠囊內鏡、腸外營養和腸內營養治療等項技術,開展兒童炎癥性腸病MDT多學科診療,對兒童消化系統建立一系列成熟的診斷和治療(包括營養治療)方案,成功救治大量疑難重危病兒。負責制定全國《小兒胃鏡結腸鏡操作規范》、《小兒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治療方案》和《小兒胃食管反流病診斷與治療方案》、《兒童腹瀉病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兒童急性腹瀉營養治療流程》、《兒童牛奶蛋白過敏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中國兒童急性感染性腹瀉病臨床實踐指南》、《兒童炎癥性腸病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等。
診療范圍
診治疾病主要包括慢性腹痛、胃食道反流、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急性腹瀉、遷延性慢性腹瀉病、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炎癥性腸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再發性嘔吐、功能性便秘、食物過敏性胃腸病、各種肝臟疾病、膽汁淤積癥、胰腺炎、腹膜炎、以及消化 系統疾病的營養治療等。本科還開展住院病人臨床營養管理,特別是腸衰竭、慢性腹瀉、短腸綜合征、炎癥性腸病、喂養障礙等患兒的營 養治療的規范化管理。開展的技術包括常規電子胃鏡檢查、電子結腸鏡檢查、雙氣囊小腸鏡、術中內鏡、膠囊內鏡、24小時食道pH和阻抗 測定、食道動力測定、下消化道動力測定、經皮肝穿刺活檢術、碳13尿素呼吸試驗等檢查,開展消化道息肉高頻電凝摘除術、消化道出血 止血(包括噴灑、套扎、硬化劑注射、鈦夾)、消化道異物鉗取術、胃扭轉復位、食道狹窄擴張、消化內鏡下置管術、食管支架置入和取出 、經皮內鏡下胃(空腸)造瘺、經口內鏡下括約肌切開術(POEM)、內鏡下十二指腸隔膜切開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ERCP)、介入 性ERCP技術、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饋治療等。
研究水平
注重臨床科研,為了不斷提高診治水平,重視臨床科學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功能性胃腸病發病機制和治療;炎癥性腸病發病機制和治療;兒童幽門螺桿菌耐藥性和耐藥機制;嬰兒膽汁淤積性肝病發病機制;針對兒童消化病的多中心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