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簡介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康復科創建于1989年,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兒童康復科之一,現擁有一支技術精湛的醫療團隊,共有醫務人員
47人,其中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3人,中級職稱11人,博士學位2人,碩士學位12人,科室負責人先后赴美國、日本、中國香港及臺
灣地區等國內外著名兒童康復機構交流訪問。
作為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康復學組副組長單位、中國康復醫學會兒童康復專委會常務理事單位、浙江省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副
主委單位及浙江省中醫藥(中西醫結合)重點學科單位,浙江省唯一認定的省級兒童殘疾預防基地,科室長期以來致力于兒童神經發育障
礙性疾病(腦性癱瘓、孤獨癥譜系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及學習障礙等)及骨關節病、神經肌肉病等諸多兒科疾病的防治與康復工作,
設有規范化的康復門診、康復評估、物理治療、特殊教育及中醫治療等部門,綜合實力位居國內前列。
科室擁有覆蓋全能區的康復評估和干預系統,并以創新思維推動康復新技術研究,如嬰兒全身運動計算機捕捉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使
本學科康復醫學診療水平達到新的高度。
專業特色
科室以“6F:功能(Function)、家庭(Family)、體能(Fitness)、樂趣(Fun)、朋友(Friends)、未來(Future)”為核心理
念,集中西方康復醫學優點為一體,致力于打造符合兒童發展特性的規范化康復體系。憑借我院先進的遺傳基因二代測序技術和科室覆蓋
全能區的康復評估系統如Griffiths、韋氏智商(WISC-III)、ADOS、PEP-3、GMs、表面肌電圖及事件相關電位等,開展精準康復診斷與
評估,并以“功能重塑”為康復目標,開展運動、作業、認知、語言及社交行為等領域的治療,并于近年率先開展早產兒未成熟期神經功
能評估與干預、孤獨癥譜系障礙的早期診斷與治療(ESDM親子課程、PRT、DIR、TEACCH、ABA、PLAY等國內外先進的康復課程)、注意
缺陷多動障礙行為管理(CBT,BPT)、肉毒毒素A注射治療等技術,并開設發育遲緩、語言康復、學習障礙等特色門診。科室重視學術交流與
合作,先后與美國、日本,中國香港及臺灣地區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人員往來頻繁、學術交流活躍。與美國羅馬琳達大學言語病理
系建立了長期深入的合作關系,引入美國先進的自閉癥行為干預技術,進一步提升康復水準。
診療范圍
(1)兒童運動障礙的診斷與康復:運動發育遲緩、腦性癱瘓、發育性協調障礙;腦、脊髓及周圍神經損傷; 肌性斜頸;骨關節疾病;遺傳性神經肌肉病(DMD、SMA及CMT等);血友病等 (2)早產兒和高危新生兒的發育評估與早期干預 (3)孤獨癥譜系障礙的早期診斷、干預與隨訪 (4)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行為管理與指導 (5)智力發展障礙的評估及治療:智力障礙、全面性發育落后、精神發育遲緩 (6)感覺統合失調的系統化評估與綜合干預 (7)特定性學習障礙(書寫、閱讀障礙等)的行為干預 (8)交流障礙的診斷與康復:構音障礙、語言發育遲緩、口吃等 (9)頑固性抽動癥的綜合治療
研究水平
近年主要研究方向為小兒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的發病機制研究及精準康復體系的建設,已與浙江大學、浙江師范大學等多所國內知名高等
院校等建立深層次合作,主持及主參國家十三五重大專項1項,國家基金1項,省部基金課題10余項,曾獲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4項,在SCI
及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0余篇,目前科室承擔“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點專項-兒童腦發育障
礙的早期識別和綜合干預及浙大“雙腦計劃”,充分結合基礎和臨床研究,以科研進一步帶動臨床工作,實現引領前沿科學領域的目標。
科室主參編寫了《兒童康復學》、《兒童疾患物理治療技術》、《兒童重癥康復學》等專業教材,并參與制定國內多項專業領域的指南及
專家共識。此外,通過主辦高水平的專業技術學習班及招收省內外進修人員,培養并輸送了大量兒童康復專業人才,進一步推進了我省三
級康復網絡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