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感染科始建于1950年,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湖北省重點學科,國家抗生素藥物、肝病藥物臨床研究基地,衛生部專科醫師培訓基地,感染性疾病碩士與博士授予點、博士后流動站。匯聚國內眾多知名的感染病專家和留學回國人員,對各類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腸炎、傷寒、痢疾、血吸蟲病、腎綜合征出血熱、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等感染性疾病進行了長期深入的科學研究及診療探索。此外,在不明原因的黃疸、發熱、各類腹瀉的診斷和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是為各種感染性疾病及急危重癥感染的診療與搶救建立了一整套規范,為省內、外患者提供了卓有成效的醫療保障。
感染科下設感染性疾病診療中心、人工肝治療中心、感染性疾病與免疫研究所等。現有病房4層樓病房,設床位114張(含感染性疾病ICU病房),門診包括肝病/感染專家門診、腸道門診及發熱門診、臨床檢測實驗室、血液/結腸凈化治療室、肝穿操作室等。現有職工104人,其中醫師33人,護士59人,醫技教輔人員12人。教授、主任醫師、主任技師11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副主任技師、副主任護師12人。博士導師7人,碩士導師10人。
科室擁有多種先進診療設備,如人工肝治療儀(含MARS機)3臺(分別產自美國、日本和德國)、惠普監護儀、全自動肝穿槍、結腸灌洗透析機、DSG型生物信息肝病治療儀等,另有流式細胞儀、多功能酶標儀、磷屏成像系統、化學發光成像系統、定量PCR檢測儀、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熒光顯微鏡成像系統等先進實驗設備。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腎綜合征出血熱、血吸蟲病及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等嚴重疾病的診斷、發病機理及治療等領域進行了大量科學研究,研究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先后獲得國家、部、省級課題100余項,有二十余項成果獲國家、省、市科技進步二、三等獎。
病房:綜合樓 1號樓 一樓一、二樓一、三樓一、四樓一(綜合樓直走到底)
門診:綜合樓2號樓 一樓
科室電話:病房 一樓一 027-85726401 二樓一 027-85726132
三樓一 027-85726783 四樓一 027-85726135
門診電話: 027-85726419
研究所:027-85726417
特色醫療
1.專家團隊實力雄厚
目前,我科共有正式職工104人,其中醫師33人,護士59人,醫技教輔人員12人。教授、主任醫師、主任技師11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副主任技師12人。博士導師7人,碩士導師9人。有10名教授曾先后留學國外。
我科座診肝炎專家門診和傳染病專家門診的專家教授從醫20年以上的有14名,從醫30年以上的有6名。他(她)們不僅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熟悉本專業的最新進展,而且能講課、能進行科學研究。其中有幾位教授在國內及省內均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影響。
在這批專家教授的率領下,我科各級醫師能熟練診治、搶救各類急、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病、急、慢性腸炎、痢疾、傷寒、腦囊蟲病、出血熱、血吸蟲病、阿米巴病以及其他多種寄生蟲病等多種疾病,對不明原因的黃疸、腹痛和發燒等的診斷和治療有深入的研究和診治方法。
2.硬件設施齊備,尤其針對危重癥患者的治療
我科現有4個病區,其中開設感染性疾病ICU病房,并配備有相應搶救設施及專門的醫護人員,可完成血漿置換、膽紅素吸附、結腸灌洗、血液透析、肝組織穿刺等操作,大大提高了危重癥病人的存活率。我科所涉及的危重癥患者包括:急慢性肝功能衰竭、不明原因發熱伴多器官功能損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熱危重型、惡性瘧疾、感染性休克等等。
3.研究所和實驗室檢測項目完備
科室擁有獨立的感染與免疫研究所,科研實力強勁,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并取得良好成績;臨床實驗室則擁有完善的檢測手段,對各種病毒性肝炎、寄生蟲性傳染病、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熱、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等的病原學檢測耗時短、準確率高,深受廣大患者的好評。新引進的FibroScan ,可以無創無痛的對病人肝臟硬度進行診斷,極大的減輕了患者忍受肝臟穿刺的痛苦,簡單易行,結果準確。
迄今為止,我科已經完成培養研究生 209人,其中博士 70人 ,碩士 139人,就業率 100%,他們有的成為所屬醫院的醫療骨干,有的在國外從事醫療和研究工作;接收并完成全科醫師、住培醫生及進修醫生的帶教、考勤和出科考試等工作,深受各級醫師的好評;科內已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關資料及住培帶教老師及導師的申請工作,并開始實施網絡化正規管理。每年均舉辦多場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在省內外取得了極高的聲譽。
我科一直重視將科學研究與臨床實際相結合,在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血吸蟲病及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等領域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近年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973項目)、國家傳染病防治重大專項,以及湖北省衛生廳重點資助項目40余項,課題總經費達 1815萬元。同時積極參與國際間的科研合作,獲得科技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專項、中德跨學科重大合作研究項目的資助,與德國科研機構聯合開展多項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已獲得省級、部級、國家級獎項共 17項。其中包括:衛生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1項、三等獎 2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各 1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項、三等獎 10項。,出版專著4部,在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高水平科研論文100余篇。
我科目前科研方向主要包括 1.病毒性肝炎的發病機制、細胞和動物模型研究; 2.抗病毒治療研究; 3.HIV疫苗的研究; 4.肝纖維化、肝衰竭、血吸蟲病、新發傳染病如發熱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等發病機制及治療的研究。此外細菌感染和抗生素研究也在起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