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醫院始建于1907年,原名廣慈醫院,是一所三級甲等大型綜合性教學醫院。現有黃浦院區(瑞金二路197號、徐家匯路573號、淮海中路1174號)、嘉定院區(雙丁路888號、雙丁路889號)、金山院區(建設中,大亭公路6868號)等;醫院核定批復床位5100張,核定登記床位2442張,核定編制外床位93張。連續五年獲國家公立醫院績效考核A++等級;連續六屆獲評“全國文明單位”。
醫院積極探索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之路,是首批國家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醫院、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入選國家醫學中心(綜合類)首批項目,瑞金海南醫院成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入選國家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試點項目等。
醫院現有臨床業務部門及臨床中心50余個,4個國家重點學科,24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擁有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代謝性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以及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5個國家藥物臨床試驗專業等。還設有創新中心、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心、腦病中心、醫學影像先進技術研究院、醫用芯片研究所、臨床研究中心、醫用機器人研究所等研究機構。
醫院現有在職員工6281人,其中醫療崗位1665人、護理崗位2907人。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陳國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陳賽娟、寧光等一大批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的醫學專家。其中,王振義院士榮獲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醫院以守護人民生命健康為己任,不斷挑戰技術禁區,攻克疑難危重疾病。20世紀50年代,成功救治嚴重燒傷面積達89.3%鋼鐵工人邱財康,打破了當時國際上“燒傷總面積超過80%無法治愈”的定論而蜚聲國內外。1957年確診國內首例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奠定中國內分泌代謝病學基礎。1970年代完成國內首例同種異體心臟移植和首例同種異體肝臟移植。1990年代在白血病分子生物學研究和臨床醫療領域取得重大進展,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治療的“上海方案”成為國際公認的規范治療手段。進入新時代,面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新需求,聚焦醫學前沿,經過多年努力,首臺國產質子治療系統正式獲批上市。
醫院以信息化平臺為依托,不斷改善就醫服務體驗。設有上海市數字醫學創新中心,率先推出一系列便捷就醫服務應用場景;獲批上海市“未來醫院”項目。同時,醫院在國內最早裝備PET-MR、第六代頭部伽瑪刀、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系統、術中放射治療系統和小動物PET-CT等頂尖設備,還擁有PET-CT、螺旋斷層放射治療系統(TOMO)、質子放射治療系統、磁共振(MRI3.0T)等一大批高精尖儀器,醫療設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醫院以構建大教育體系為核心,全力推動院校教育和畢業后規培、專培等銜接與貫通,不斷強化醫學法語教學和醫學模擬教學兩大品牌,合力助推醫學人才培養質量提升。醫院是首批“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進階·整合·浸潤式瑞金臨床實踐教學創新模式”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醫院以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為根本,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以“廣慈”品牌建設和“員工關愛計劃”為抓手,強化患者需求導向,關心關愛醫務人員,凝聚支撐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內核,建設高質量發展新文化。堅持品牌塑造、進步變革、質量體系、有機整體、智力智慧、提高效率和技術至上的“BE-QUIET”發展戰略,有力探索并實踐單體多院區“一體運營、垂直管理、同質醫療”的現代化醫院發展之路。
傳承百十六年歷史,瑞金醫院將繼續堅持“向善、向上、向發展”總基調,“讓患者信賴、讓員工驕傲、讓社會滿意、讓同道尊重”價值理念,秉承“廣博慈愛、追求卓越”宗旨使命,履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責任擔當,努力把瑞金醫院建設成為全球醫療新技術締造者及策源地、國家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示范地、上海公共衛生應急和災害救援地、社會亟需醫衛健康從業者培訓地,朝著建設成為面向未來的“亞洲一流的示范性醫院”的目標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