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職稱
著名專家
所在科室
脊柱外科
所在醫院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專業擅長:頸椎病
醫師簡介:科研工作頸椎病與脊髓損傷的臨床研究:40 年來,主要是近 20 多年以來,骨科手術治療頸椎病近 6000 例,對頸椎病發病機理,臨床分型,手術治療,及并發癥的防治等方面在國內首先提出過一些理論與經驗,有較大影響,對國內頸椎病外科的發展起了帶動作用。曾作...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
醫師簡介
出診時間表
科研工作
頸椎病與脊髓損傷的臨床研究:40 年來,主要是近 20 多年以來,骨科手術治療頸椎病近 6000 例,對頸椎病發病機理,臨床分型,手術治療,及并發癥的防治等方面在國內首先提出過一些理論與經驗,有較大影響,對國內頸椎病外科的發展起了帶動作用。曾作過“國人頸椎管發育狀況的流行病學調查”, A. 確定了國人發育性頸椎管狹窄的判定標準, B. 揭示了國人發育性頸椎管狹窄是脊髓型頸椎病發病的重要因素, C. 提出了頸椎病減壓手術方式選擇的指導原則, D. 發現發育性頸椎管狹窄與脊髓損傷的關系,提出無骨折脫位型脊髓損傷的原因,臨床特點,治療原則,這些意見都是國內首先提出的,并通過論文,學術報告在國內外交流。先后發表有關論文 11 篇。
顱椎區外科是一門新型分支學科,畸形與脫位的診治是骨科難題之一, 10 多年來開展寰樞椎畸形與脫位的臨床研究及診療工作。治療困難病人 600 余例,針對不同病例開展了“頭環背心外固定, C1-2 后弓顆粒狀松質骨移植”、“前路 C1-2 側塊螺釘內固定術”、“前路松解,后路側塊螺釘復位及內固定術”、“側塊關節經皮穿刺植骨融合術”四種新的治療技術,使治療水平處于國內領先。這些治療技術在國外文獻中也未見報告,并發表論文十余篇。
在脊柱腫瘤治療方面,近 10 多年來針對脊柱原發腫瘤(脊索瘤,骨巨細胞瘤,骨母細胞瘤,軟骨肉瘤等)進行了臨床診治與研究。已治療病例 400 余例,治療技術與水平居國際先進水平。已發表論文十余篇。
建立了“骨組織形態計量學實驗室”,開展“骨質疏松癥”、“骨愈合”實驗研究。在中藥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藥物篩選,骨髓基質細胞培養與組織工程人工骨研究。目前已完成“骨髓基質細胞 + 復合羥基磷灰石”的體外培養及體內骨再生的研究,初步達到臨床試用的階段。已發表相關論文 21 篇。
30 多年來,在國內雜志發表論文 213 篇,參與編寫并出版骨科專著 12 部,副主編“臨床骨科學”,主譯“頸肩臂痛”、“脊柱外科學”、“ AO , ASIF 脊柱內固定”三部。獲得衛生部科技三等獎二項,教委一項。 2002 年“頸椎病診斷與治療的系列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3 年“無骨折脫位型脊髓損傷的臨床研究”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行政與社會兼職:
1979 年 —1989 年 任北醫大三院外科副主任,骨科副主任
1983 年— 1987 年 任北醫大三院副院長,代院長
1989 年— 1999 年 任大外科主任,兼骨科主任,北醫大三院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長
1992 年 10 月— 2000 年 4 月 連任兩屆中華醫學會骨科學會主任委員,
現任名譽主任委員,常委
1992 年至今 任中華醫學雜志編委,
中華骨質疏松雜志編委,
北京醫科大學學報編委
1993 年,被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師學院聘為名譽院士及該學院學報顧問
1993 年,開始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待遇
1995 年至今 任中華外科雜志 副主編
1996 年至 2000 年 任中華骨科雜志主編
1998 年至 2004 年 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委員
2000 年 11 月至今 任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脊柱外科學組 顧問
2005 年 10 月至今 中華醫學會 23 屆理事會編輯出版工作委員會 委員
學術兼職
1979 年 —1989 年 任北醫大三院外科副主任,骨科副主任
1983 年— 1987 年 任北醫大三院副院長,代院長
1989 年— 1999 年 任大外科主任,兼骨科主任,北醫大三院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長
1992 年 10 月— 2000 年 4 月 連任兩屆中華醫學會骨科學會主任委員,
現任名譽主任委員,常委
1992 年至今 任中華醫學雜志編委,
中華骨質疏松雜志編委,
北京醫科大學學報編委
1993 年,被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師學院聘為名譽院士及該學院學報顧問
1993 年,開始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待遇
1995 年至今 任中華外科雜志 副主編
1996 年至 2000 年 任中華骨科雜志主編
1998 年至 2004 年 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委員
2000 年 11 月至今 任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脊柱外科學組 顧問
2005 年 10 月至今 中華醫學會 23 屆理事會編輯出版工作委員會 委員
獲獎情況
30 多年來,在國內雜志發表論文 213 篇,參與編寫并出版骨科專著 12 部,副主編“臨床骨科學”,主譯“頸肩臂痛”、“脊柱外科學”、“ AO , ASIF 脊柱內固定”三部。獲得衛生部科技三等獎二項,教委一項。 2002 年“頸椎病診斷與治療的系列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3 年“無骨折脫位型脊髓損傷的臨床研究”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論文
1. 黨耕町綜述 張之虎校
退化性腰椎管狹窄癥文獻綜述
北京醫學 1951年3 (5):303
2. 黨耕町
睡覺性呼吸抑制
北京醫科大學學報 1978年 (3) 1979年
3. 黨耕町 張之虎 蔣建愉
上部頸椎手術的一種嚴重并發癥---睡眠性呼吸抑制
北京醫科大學學報 1979年3:186
4. 蔡欽林 張之虎 殷華符 黨耕町 婁思權
介紹一種不切斷血管的游離腓骨移植術(附一例報告)
北京醫學雜志 1981年3(3):181
5. 蔡欽林 張之虎, 黨耕町, 殷華符, 婁思權
氟骨癥所致的頸椎椎管狹窄癥一例報告
北京醫學1981年3(4):225
6. 蔡欽林 張潭澄 黨耕町 董芳春 婁思權
脊椎血管瘤
北京醫科大學學報 1983年5(1):61
7. 董芳春 張潭澄 黨耕町
頸前路
著作與譯著
1. 黨耕町綜述 張之虎校 退化性腰椎管狹窄癥文獻綜述 北京醫學 1951年3 (5):303 2. 黨耕町 睡覺性呼吸抑制 北京醫科大學學報 1978年 (3) 1979年 3. 黨耕町 張之虎 蔣建愉 上部頸椎手術的一種嚴重并發癥---睡眠性呼吸抑制 北京醫科大學學報 1979年3:186 4. 蔡欽林 張之虎 殷華符 黨耕町 婁思權 介紹一種不切斷血管的游離腓骨移植術(附一例報告) 北京醫學雜志 1981年3(3):181 5. 蔡欽林 張之虎, 黨耕町, 殷華符, 婁思權 氟骨癥所致的頸椎椎管狹窄癥一例報告 北京醫學1981年3(4):225 6. 蔡欽林 張潭澄 黨耕町 董芳春 婁思權 脊椎血管瘤 北京醫科大學學報 1983年5(1):61 7. 董芳春 張潭澄 黨耕町 頸前路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