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刮痧,是傳統(tǒng)的自然療法之一,它是以中醫(y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刮痧板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具有活血化瘀、調整陰陽、舒筋通絡、排除毒素等作用。刮痧具有適應證廣、療效明顯、操作方便、經濟安全等優(yōu)點,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
刮痧的作用:
1、促進代謝,排出毒素
人體每天都在不停地進行著新陳代謝的活動,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廢物要及時排泄出去。刮痧能夠及時地將體內代謝的"垃圾"刮試到體表,沉積到皮下的毛孔,使體內的血流暢通,恢復自然的代射活力。
2、舒筋通絡
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受到頸椎病,肩周炎、腰背痛的因擾。這是因為人體的"軟組織"(關節(jié)囊、韌帶、筋膜、)受損傷時,肌肉會處于緊張、收縮甚至痙攣狀態(tài),出現(xiàn)疼痛的癥狀,若不及時治療,就人形成不同程度的粘連、纖維化或瘢痕化,從而加重病情;刮痧能夠舒筋通絡消除疼痛病灶;解除肌緊張,在明顯減輕疼痛癥狀的同時,也有利于病灶的恢復。
3、調整陰陽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中醫(yī)十分強調機體陰陽關系的平衡。刮痧對人體功能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可以改善和調整臟腑功能,使其恢復平衡。
操作方法
1.拿刮板法:用手掌握著刮板,治療時刮板厚的一面對手掌,保健時刮板薄的一面對手掌。
2.刮拭方向:頸、背、腹、上肢、下肢部從上向下刮拭,胸部從內向外刮拭;
3.補刮瀉刮:一般來講,順著經絡的走行進行刮拭,即為補刮;逆著經絡的走行進行刮拭即為瀉刮;
4.刮痧時間:用瀉刮或平補平瀉手法進行刮痧,每個部位一般要刮3-5分鐘;用補刮手法每個部位刮拭時間為5-10分鐘。對于保健刮痧無嚴格的時間限制,以自我感覺滿意、舒服為原則。
注意事項
1.刮痧治療時應注意室內保暖,尤其是在冬季應避寒冷與風口。夏季刮痧時,應回避風扇直接吹刮拭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鐘以內忌洗涼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拭出痧。再次刮痧時間需間隔3-6天,以皮膚上痧退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