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六黃湯
《蘭室秘藏》卷下:當歸六黃湯
當歸 生地黃 熟地黃 黃柏 黃芩 黃連各等分 黃耆加一倍
上為粗末。
滋陰清熱,固表止汗。主盜汗,發熱面赤,口干唇燥,心煩尿赤,大便干結,舌紅脈數;亦治自汗。
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服。小兒減半。
方中當歸養血,生熟地黃滋陰,三味養血補陰,從本而治;再用黃芩清上焦火,黃連清中焦火,黃柏瀉下焦火,使虛火得降,陰血安寧,不致外走為汗;又倍用黃耆,固已虛之表,安未定之陰。全方六味,以補陰為主,佐以瀉火之藥,陰血安定,盜汗自止。故《蘭室秘藏》稱其為"盜汗之圣藥"。本方榮衛兼顧,后世又用以治療陰虛火旺之自汗證。
《麻癥集成》卷三:當歸六黃湯
當歸、黃柏、黃芩、麥冬、黃連、生地、熟地。
火迫奪汗,血虛者。
加浮小麥或舊草席化灰,同煎服。
《麻癥集成》卷上:當歸六黃湯
黃連、黃芩、黃柏、黃耆、地黃(生熟各半)、當歸、梔子、浮小麥。
火盛逼迫,致汗妄流。
《傷寒全生集》卷二:當歸六黃湯
當歸、黃連、黃芩、黃柏、黃耆、生地黃、熟地黃、知母。
雜癥盜汗,寸脈虛浮,尺脈數大無力,乃陰虛火動。
原書治上癥,加白術,肉桂少許。
《寒溫條辨》卷五:當歸六黃湯
當歸2錢,熟地2錢,生地1錢,黃連1錢,黃芩1錢,黃柏1錢,黃耆(生)3錢,防風1錢,麻黃根1錢,浮麥1錢。
陰虛盜汗。
水煎,溫服。
元·《蘭室秘藏》:當歸六黃湯
當歸、生地黃、黃芩、黃柏、黃連、熟地黃各等分(各6克),黃芪加一倍(12克)。
水煎服。
滋陰瀉火,固表止汗。
陰虛火旺,盜汗低熱,面赤口干,心煩唇燥,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舌紅絳,脈數。
《蘭室秘藏》曰此為“盜汗之圣藥也”。方中當歸、生地黃、熟地黃入肝腎而滋陰養血,陰血充則水能制火;黃連、黃柏、黃芩清心除煩以堅陰;信用黃芪以益氣實衛固表。全方養血育陰與瀉火除熱并進,益氣固表與育陰瀉火相配。用治陰虛火旺盜汗,臨床應用以盜汗低熱、面赤心煩、口唇干燥、便秘溲赤、舌紅少苔為辨證要點。凡脾胃虛弱、納減便溏者,不宜使用。
臨床報道也見于治療糖尿病腎病、系統性紅斑狼瘡、慢性支氣管炎、老年皮膚瘙癢癥、白塞病等病癥。
當歸六黃二地黃,芩連芪柏共煎嘗,滋陰瀉火兼固表,陰虛火旺盜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