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中醫處方:
故立豬膚湯,以潤少陰之燥,與用黑驢皮之意頗同。陽微者用附子溫經,陰竭者用豬膚潤燥,同具散邪之意。比而觀之,思過半矣。豬膚湯主之。
痢疾中醫病因病機:
張路玉曰:病雖發于陰經,實為熱證。
痢疾中醫證候表現: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
痢疾中醫辨證:
下利咽痛,胸滿心煩,其邪熱之充斥,上下中間,已無處不到。
痢疾中醫治則治法:
而又非寒下之法所宜。
痢疾中醫出處:
《溫熱逢源》·卷上(卷)·詳注仲景伏氣化溫證治各條(篇)
痢疾,古稱腸辟、滯下。為急性腸道傳染病之一。臨床以發熱、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膿血為主要癥狀。若感染疫毒,發病急劇,伴突然高熱,神昏、驚厥者,為疫毒痢。故立豬膚湯,以潤少陰之燥,與用黑驢皮之意頗同。陽微者用附子溫經,陰竭者用豬膚潤燥,同具散邪之意。比而觀之,思過半矣。豬膚湯主之。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