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母瓜蔞散
《筆花醫(yī)鏡》卷三:貝母瓜蔞散
川貝2錢,瓜蔞仁1錢5分,山梔1錢,黃芩1錢,橘紅1錢,甘草5分。
小兒內(nèi)熱,夜熱潮熱,晝輕夜重,或口渴,或腹脹,或盜汗,癥因伏燥者。
熱甚,加川連8分;痰多,加膽星5分。
《證因方論集要》卷一:貝母瓜蔞散
貝母、瓜蔞霜、茯苓、橘紅、桔梗。
肺火壅遏頭眩。
貝母、瓜蔞辛苦以宣肺壅,茯苓、橘紅甘辛以通肺氣,桔梗上開(kāi)肺郁,而痰飲自祛矣。
《醫(yī)學(xué)心悟》卷三:貝母瓜蔞散
貝母1錢5分,瓜蔞1錢,花粉8分,茯苓8分,橘紅8分,桔梗8分。
燥痰澀而難出;
水煎服。
《醫(yī)統(tǒng)》卷八:貝母瓜蔞散
貝母、瓜蔞、南星(炮)、荊芥、防風(fēng)、羌活、黃柏、黃芩、黃連、白術(shù)、陳皮、半夏(湯泡7次)、薄荷、甘草(炙)、威靈仙、天花粉各等分。
肥人中風(fēng),口眼斜,手足麻木,左右俱作痰治。
每服水2盞,加生姜3片,煎8分,至夜服。
《醫(yī)學(xué)心悟》卷三:貝母瓜蔞散
貝母2錢,瓜蔞仁1錢5分,膽南星5分,黃芩1錢,橘紅1錢,黃連(炒)1錢,甘草5分,黑山梔5分。
類中風(fēng),肺火壅遏者,肺熱液干。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