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川 北京市平谷區中醫醫院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因關節軟骨退行性變所引起的以骨質增生為主要表現的關節病變,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膝部的肌肉、韌帶會有不同程度的松弛,半月板也逐漸失去彈性,不能很好地發揮其應有功能,出現應力不均衡的情況,骨質增生逐漸產生,增生的骨質會使骨頭的面積增大,壓強減小,以免骨與骨之間因壓強過大而導致損傷,這是人體為了對抗老化而產生的保護性變化,但如果這種變化超出人體的適應范圍,增生的骨質長期牽拉、刺激附著其上的肌肉、韌帶,致使關節囊擴張,就會出現膝關節僵硬、腫脹、疼痛、變形,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
針灸治療本病有很多的方法,在減輕癥狀、調整體質方面均有較好的療效。以下介紹溫針灸配合拔罐法:
取穴:內外膝眼、血海、梁丘、足三里、中脘、腎俞、阿是穴。
操作:令患者下肢伸直,膝下墊一枕頭,使整個膝關節放松,穴位皮膚消毒后,常規針刺內、外膝眼,血海,梁丘,局部疼痛部位,足三里,中脘,以患者覺酸脹感為度。在足三里和中脘穴針柄上套置一段兩厘米長的艾條,從上端點燃,進行溫針灸,留針30分鐘,每日一次。起針后,在腎俞穴拔火罐,留罐10分鐘,一周兩次。
此病屬中醫“痹證”范疇,多由體質虛寒,陽氣不固,感受風寒濕邪后,經絡痹阻,氣血運行不暢而致筋骨、關節、肌肉酸痛麻木,甚至屈伸不利,活動功能受限。內外膝眼、血海、梁丘為局部取穴,針刺此四穴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之功,可疏導局部氣血運行而止痹痛;《素問·厥論》曰:“陰氣起于足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陰氣勝,則從五趾至膝上寒,其寒也不從外,皆從內”?!皟取敝饕钢薪蛊⑽?,若飲食不節,貪食生冷,損傷脾胃,中焦生化氣血的功能減退,則易與濕寒之邪相感而發本病。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合穴,為強壯保健要穴,中脘是胃募穴,有和胃健脾之功,溫針足三里、中脘,可益氣養血,扶正培元,補益后天之氣;腎俞有補益腎氣、益腎固精之功,在此處拔火罐,利用溫熱和負壓的作用可溫壯腎陽,強壯腰膝,緩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