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功效作用
功能
益腎,納氣。
主治
用于腎虛喘咳,虛勞羸弱,氣血不足,盜汗,久瘧。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條;入丸、散,1-3g。
注意事項
風寒痰喘或胃弱者忌服。
藥理作用
1、性激素樣作用;
2、其他作用:血管有擴張作用。
相關論述
論臍帶有補益真元血氣之功。①繆希雍:“臍者,命蒂也,當心腎之中,為真元歸宿之處。胎在母腹,臍連于胞,喘息呼吸滋養之妙從此而通,胎出母腹,臍帶剪斷,則一點真元之氣從此而歸入命門、丹田,故臍為命蒂,臍帶亦真氣會聚之所也。《本經》以之治瘧,應是久瘧虛寒之甚,藉其氣以補不足也。今世以小兒脫下臍帶,燒灰與服,可解胎中一切毒,及免驚風痘患,亦取裨補真元耳。”(《本草經疏》)②王遜:“臍帶補益血氣,得人氣之余故也。小兒羸弱及痘疹不起,用此煎湯服之,亦頗見效。”(《藥性纂要》)
臍帶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陰陽兩虛,精神氣血皆傷,虛危之候:坎氣(炙末)一兩,人參一兩,熟地二兩,枸杞二兩,人乳粉二兩。上為末,酒釀白蜜煉作丸,桐子大。每服二錢,末飲下。(《醫級》坎氣丹)
2、治三陰久瘧:臍帶九枚(燒存性),于白術二兩,人參五錢。焙干俱為末,入童便煮附子一兩,搗膏和丸梧子大。每早服三錢。(《本草匯言》)
3、治臍汁不干:綿裹落下臍帶(燒研)一錢,當歸頭(末)一錢,麝香一字。摻之。(《全幼心鑒》)
臍帶加工炮制
炮制方法
將臍帶洗漂干凈。用銀花、甘草煎汁加黃酒和臍帶同煮,沸后取出,烘干。每20條臍帶用銀花、甘草各3g,清水500ml煎汁,入黃酒50g。
臍帶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臍帶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呈細長條狀,長10-15cm,直徑約0.5cm,淡黃色或黑棕色,半透明,對光視之,內有2根動脈管和1根靜脈管。質堅韌,不易折斷。氣微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