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風車子功效作用
功能
(根)清熱、利膽;(葉)驅蟲。
主治
用于(根)黃疸型肝炎;(葉)蛔蟲病,鞭蟲病。外用鮮葉治燒、燙傷。
用法用量
根:15-30g。葉:9-18g,或用鮮葉30g。外用鮮葉搗爛,調淘米水外敷。
注意事項
尚不明確。
藥理作用
抑菌作用。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蛔蟲、鞭蟲病:華風車子葉9-18g,或鮮葉30g,水煎2次,空腹服。(《廣西中草藥》)
2、治燙傷:鮮華風車子葉搗爛,調洗米水外涂。(《廣西本草選編》)
附注
同屬植物小花風車子CombretummicranthumG.Don的葉含生物堿:風車子堿、膽堿、菸堿,并含牡荊素、草酸、蘋果酸及游離棓酸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冬采,洗凈鮮用或切片陰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葉呈橢圓形至矩圓形,長10-18cm,寬5-8cm。表面黃綠色,頂端漸尖,基部楔形或鈍圓,全緣,下面脈上有時有疏毛,放大鏡下可見密被白色圓形凸起的小斑點。質輕。氣無,味淡。
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使君子科風車子屬植物風車子
形態特征
直立或攀援狀灌木,高1.5-5m。小枝有縱槽,密生黃褐色絨毛。單葉對生,葉柄長0.7-1.5cm;葉片厚紙質,橢圓形至矩圓形,長10-18cm,寬5-8cm,下面脈上有時有疏毛。夏季開花,穗狀花序腋生與頂生,頂部的花序組成圓錐花叢,花序軸有黃褐色絨毛;小苞片條形;花兩性,直徑約5mm;花萼漏斗狀,外有短毛和鱗粃,內具一黃色而有光澤的毛環,毛突出于萼喉之上,頂端4-5裂;花瓣4-5,窄倒卵形,長約2mm,基部有柄;雄蕊8個;子房下位,稍有4棱。翅果輪廓近圓形或橢圓形,長約2cm,具4翅,翅寬約1cm,被黃色或橙黃色鱗片,熟時紅色或紫紅色。花期3-8月,果期9月開始。
分布區域
分布于江西、湖南、廣西、廣東等地。
道地產區
江西、湖南、廣西、廣東等地。
生長環境
生于疏林下或路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