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白澤丸”。處方:陽起石1兩半(煅令通赤,研),附子(炮,去皮臍,取末)1兩半,鐘乳粉(成煉好者)2兩,白檀香(末)1兩,滴乳香(別研)1兩,麝香1錢(別研)。制法:上藥和勻,滴水和成劑,分作60丸…
中藥方劑“白痧散”。處方:生半夏4兩,川貝母2兩,月石2兩,麝香4錢6分,梅冰片4錢2分,西牛黃2錢,杜蟾酥9錢。制法:上藥各為細末,和勻,玻璃瓶封固。功能主治:傷暑受熱,霍亂痧脹,絞腸腹痛,胸悶嘔吐,頭暈鼻…
中藥方劑“白糖米醋蛋”。處方:雞蛋1個 白糖30克 米醋60克。制法:先將米醋煮沸,加入白糖使其溶解,打入雞蛋。待蛋半熟即成。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滋陰補虛。適用于妊娠嘔吐或肝胃不和者。用法用量:每日2次。
中藥方劑“白豆蔻散”。處方:枇杷葉(去毛.微炙)、白豆蔻(去皮)、陳皮(去白)、川芎、甘草(炙),各一分;干木瓜、人參、黃蓍,各半兩。炮制:上為粗散。功能主治:治小兒脾胃不和,憎寒壯熱,腹痛嘔吐,不納…
中藥方劑“白避瘟散”。處方:綠豆粉80兩,石膏(生)80兩,滑石8兩,白芷8兩。制法:上為細末,每60兩細末,兌入麝香6分,冰片6兩,薄荷冰5兩,甘油12兩,和勻,收貯勿令泄氣。功能主治:清暑散風,通竅解毒。主夏…
中藥方劑“白餅子”。別名:玉餅子。處方:滑石末1錢,輕粉5分,半夏末1錢,南星末1錢,巴豆24個(去皮膜,用水1升,煮干研細)。制法:上為末,入巴豆粉,次入輕粉,又研勻,卻入余者藥末,如法令勻,糯米粉為丸,…
中藥方劑“百二散”。別名:護心散、不二散。處方:甘草書、綠豆粉、朱砂各等分。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癰疽毒氣沖心嘔吐,發疔瘡煩躁,手足不住發狂者。用法用量:護心散(原書)、不二散(《赤水玄珠》卷二十九…
中藥方劑“百效散”。處方:大黃8兩,牙皂2兩,當歸4兩,全蝎1兩,黃土5錢,神曲(炒)4兩,天麻4兩,僵蠶(炒)2兩,赤金150張,朱砂4兩。制法:上為細末,袋裝,每袋6厘。功能主治:清熱化滯,鎮驚安神。主食滯火…
中藥方劑“百杯丸”。處方:沉香半兩(細銼),丁香6錢,縮砂仁1兩半,白豆蔻仁2兩,紅豆半兩,干葛半兩,陳皮(去白)半兩,甘草(炙)半兩,干生姜1兩。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20丸。功能主治:酒不散,…
中藥方劑“補心湯”。處方:紫石英 茯苓 人參 遠志 當歸 茯神 甘草 紫菀各6克 麥門冬12克 赤小豆4克 大棗5枚。制法:上十一味,哎咀。功能主治:主心氣不足,驚悸汗出,心中煩悶短氣,喜怒悲憂悉不自知,咽喉痛,口…
中藥方劑“補氣化暑丹”。處方:人參2錢,茯苓3錢,白術3錢,麥冬3錢,香薷1錢,砂仁1粒,陳皮3分,炮姜3分,神曲3分。功能主治:冬月偶開笥箱以取棉衣,覺有一裹熱氣沖鼻,須臾煩渴嘔吐,灑灑惡寒,翕翕發熱,惡食…
中藥方劑“補火引水湯”。處方:人參、白術(蜜炙)、熟地黃、山茱萸、茯苓、附子(制)、肉桂、車前子。功能主治:產后腎水上泛,嘔吐下利,真陽飛越。用法用量:水煎服。
嘔吐是指胃失和降,氣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從口中吐出的一種病證。挾寒者,喜熱惡寒,肢冷脈小,(或二陳湯加丁香、炮姜,或理中湯加枳實,并須冰冷與服,冷則不吐,諸藥不效,紅豆丸,神效。)
嘔吐是指胃失和降,氣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從口中吐出的一種病證。挾熱者,喜冷惡熱,躁渴脈洪,(二陳湯加黃連、梔子、竹茹、枇杷葉、干葛、生姜、蘆根汁。)
嘔吐是指胃失和降,氣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從口中吐出的一種病證。嘔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氣上逆所致的以飲食、痰涎等胃內之物從胃中上涌,自口而出為臨床特征的一種病證。對嘔吐的釋名,前人有兩說:一說認為有…
嘔吐是指胃失和降,氣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從口中吐出的一種病證。反胃反胃與嘔吐同系胃部病變,同系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同有嘔吐,故反胃亦可歸屬嘔吐范疇,但反胃又有其特殊的臨床表現和病機,因此嘔吐應與反…
嘔吐是指胃失和降,氣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從口中吐出的一種病證。一般來說,實證嘔吐,病程短,病情輕,易治愈;虛證及虛實并見者,則病程長,病情重,反復發作,時作時止,較為難治。若失治誤治,由輕轉重,久…
嘔吐是指胃失和降,氣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從口中吐出的一種病證。辨嘔吐物吐出物常能直接反映病因,病變的臟腑,以及寒熱虛實,所以臨證時應仔細詢問,親自觀察嘔吐物。若嘔吐物酸腐難聞,多為食積化熱;吐黃水…
嘔吐是指胃失和降,氣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從口中吐出的一種病證。嘔吐是指胃氣上逆,使胃內容物從口吐出的一種病證。包括西醫學中的神經性嘔吐、胃炎、幽門痙攣等病。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