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白術健脾飲”。處方:白術(炒)、白芍(炒)、扁豆(炒)、苡仁、白茯苓、神曲(炒)、甘草、陳皮、車前子。功能主治:痘瘡險癥,結痂之時,大便泄瀉者。用法用量:瀉黃色者,加炒黃芩;瀉紅色者,加炒黃…
中藥方劑“白術豬肚粥”。處方:白術2兩,檳榔1枚,生姜(切,炒)1兩半。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補中益氣,健脾和胃。主婦人腹脅血癖氣痛,沖頭面熻熻,嘔吐酸水,四肢煩熱腹脹;脾胃氣弱,消化不良,不思飲食,…
中藥方劑“白術膏”。處方:白術500克 陳皮120克。功能主治:脾胃不和,飲食無味,大便泄瀉。用法用量:煎膏。每次服15~20毫升,開水沖服。處方:白術半兩,白茯苓1分,人參(去蘆)1分,滑石1分,澤瀉半兩。制法:上…
中藥方劑“北亭圓”。處方:縮砂仁、胡椒、肉桂(去粗皮)、厚樸(去粗皮.姜汁炙)、附子(炮.去皮.臍)、川芎、當歸(去蘆.碎)、陳皮(去白)、干姜(炮)、甘草(炙),各四兩;青鹽(別研)、北亭(醋淘去砂石…
中藥方劑“不換金散”。別名:不換金正氣散、真方不換金正氣散。處方:藿香、厚樸、蒼術、陳皮、半夏、甘草等分。功能主治:辟嵐氣,調和脾胃,美飲食。解散寒邪。主四時傷寒,瘴疫時氣,霍亂吐瀉,腸風便血;外傷濕…
中藥方劑“沉香神曲煎”。處方:沉香2分,神曲16分,干姜、桂心6分,吳茱萸、椒4分,白術10分。制法: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補養脾胃,助氣消谷。主脾虛,食少遲化,胸膈痞滿,腹脅膨脹,噫氣…
中藥方劑“調中益氣湯”。處方:黃耆3克 人參(去蘆頭,有嗽者去之)甘草 蒼術各1.5克 柴胡 橘皮(如腹中氣不得運轉,更加3克)升麻各0.6克 木香0.3~0.6克。制法:上藥銼麻豆大,都作一服。功能主治:益氣健脾,和…
中藥方劑“葛花解酲湯”。別名:葛花解酒湯((普濟方》卷一六四引《醫方大成》)、解酲湯(《脈因證治》卷下)。處方:蓮花青皮(去瓤)0.9克 木香1.5克 橘皮(去白)人參(去蘆)豬苓(去黑皮)白茯苓各4.5克 神…
中藥方劑“黃龍圓”。處方:黃連(去須)三十二兩,好酒五升。炮制:上黃連以酒煮干為度,研為細末。用面水煮糊搜和為圓,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丈夫、婦人伏暑,發熱作渴,嘔吐惡心,年深暑毒不瘥者。每服三十圓,…
中藥方劑“回陽急救湯”。處方:附子、干姜、人參、甘草、肉桂、陳皮。功能主治:直中陰經,無熱,惡寒,面慘,手足厥冷,唇紫舌卷,爪甲青黑,身重難以轉側,不渴,臥多蜷足,大便泄利,小便清白,脈沉細微。用法…
中藥方劑“酒蒸黃連丸”。別名:酒煮黃連丸、酒連丸、黃龍丸、小黃龍丸、獨連丸。處方:黃連4兩(以無灰好酒浸面上約1寸,以重湯熬干)。制法:上為細末,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膈熱,解酒毒。除熱氣,止…
中藥方劑“寬中喜食無厭丸”。別名:寬中進食丸(《蘭室秘藏》卷上)。處方:木香1.5克 青皮 人參 干生姜各3克 炙甘草4.5克 白茯苓 澤瀉 檳榔 橘皮 白術各6克 縮砂仁·豬苓各7.5克 枳實12克 草豆蔻仁15克 神曲16.5…
中藥方劑“溫胃飲”。處方:人參3~6克(或用至30克)白術(炒)3~6克(或用至30克)扁豆(炒)6克 陳皮3克(或不用)干姜(炒焦)3~6克 炙甘草3克 當歸3~6克(滑泄者勿用)。功能主治:溫中和胃。治脾胃虛寒,…
中藥方劑“胃苓湯”。處方:甘草 茯苓 蒼術 陳皮 白術 官桂 澤瀉 豬苓 厚樸。制法:上藥銼碎。功能主治:治脾虛濕勝,致成黃疽,或大便泄瀉,小便清澀,不煩不渴。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生姜5片,大棗2枚,水煎服。…
中藥方劑“痛瀉要方”。別名:白術芍藥散(《古今醫統》卷三十五)。處方:炒白術90克 白芍(炒)60克 陳皮(炒)45克 防風60克。功能主治:補脾瀉肝。治肝旺脾虛,腸鳴腹痛,大便泄瀉,瀉必腹痛,舌苔薄白,脈兩關…
中藥方劑“理脾固本湯”。處方:白術(炒)3克 白茯苓3克 陳皮2.4克 半夏(制)2.4克 神曲(炒)3克 麥芽(炒)3克 甘草(炙)2.1克。制法:上藥銼為一劑。功能主治:理脾固本,健胃和中。治虛勞,脾胃虛弱,大便泄…
中藥方劑“九味資生丸”。別名:資生丸(《霍亂論》卷四)。處方:人參 白術各90克 茯苓45克 炙甘草15克 橘紅 楂肉 真神曲各60克 川黃連 白豆蔻各10克。制法:上藥九味,為細末,煉白蜜搗丸,如彈子大。功能主治:健…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