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升氣實(shí)臟丸”。處方:黃耆(蜜炙)30克 人參(去蘆)30克 白術(shù)(土炒)60克 白茯苓(去皮)15克 山藥(炒)30克 蓮肉(去心)30克 芡實(shí)30克 升麻(酒炒)15克 柴胡(酒炒)15克 干姜(炒黑)15克 肉豆蔻…
中藥方劑“遇仙立效散”。處方:御米殼(去蒂.蓋.炒黃)、川當(dāng)歸(洗)、甘草,各二兩;赤芍藥、酸榴皮、地榆,各半兩。炮制:上為粗散。功能主治:治諸般惡痢,或赤或白,或濃淡相雜,里急后重,臍腹絞痛,或下五色…
中藥方劑“萬金飲”。處方:陳皮(去白)、甘草(半生.半炙)、罌粟殼(去蒂.蓋.半生.半蜜炙),各等分。炮制:上為粗末。功能主治:治脾胃虛弱,內(nèi)受風(fēng)寒,或飲食生冷,傷于脾胃,嘔吐泄瀉,脅肋脹滿,腸內(nèi)虛鳴,及…
中藥方劑“吳婆散”。處方:黃柏(蜜炙)黃連(微炒)桃根白皮各0.3克 木香 厚樸(姜汁炙)丁香 檳榔各3克 蕪荑(去皮)0.3克 沒食子4.5克 楝根白皮0.15克。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治小兒疳瀉不止,日夜無度,漸漸…
中藥方劑“駐車圓”。處方:阿膠(搗碎.炒如珠子.為末.以醋四升熬成膏)、當(dāng)歸(去蘆),各十五兩;黃連(去毛)三十兩,干姜(炮)十兩。炮制:上為細(xì)末,以阿膠膏和,并手圓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一切下痢,無…
中藥方劑“御米飲子”。別名:御米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 寶慶新增方)。處方:罌粟殼15克 人參7.5克 厚樸30克(去粗皮,銼,姜汁炒熟)白茯苓15克 干姜7.5克(炮)烏梅3個(gè)(連核用)甘草15克(炙)。制法:…
中藥方劑“痢疾立效飲”。處方:川當(dāng)歸4兩,罌粟殼(炒黃)4兩,炒甘草(水炒)2兩,赤芍藥1兩,酸榴皮1兩,炒地榆1兩。制法:共研細(xì)末。功能主治:諸般惡痢,或赤或白,或膿血相雜,里急后重,臍腹絞痛,或下五色,…
中藥方劑“立圣散”。處方:黃連500克。制法:上為細(xì)末。功能主治:治腸風(fēng)下血,或如雞肝,日夜無度,全不入食,通身黃腫,兼治尿血。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時(shí)用濃煎荊芥蜜湯調(diào)下。處方:干蝎梢7個(gè)(為末),膩粉(…
中藥方劑“靈砂丹”。處方:硝石(與砒一處細(xì)研.入磁罐子內(nèi).用石灰蓋口.炭火燒半日.取出.去火毒),信州砒霜膩粉、粉霜(研),各半兩;黃丹(研)、枯礬(研),各一兩半;朱砂(研飛)一兩,乳香(研)、桂府滑…
中藥方劑“九圣丸”。別名:緊皮丸。處方:罌粟殼(去蒂膜,米醋炒)1兩,川烏(炮,去皮臍)5錢,黃連(去須)5錢,南木香5錢,北赤石脂5錢,枯礬5錢,肉豆蔻(火煨)5錢,干姜5錢,白茯苓(去皮)5錢。制法:上為…
中藥方劑“加味參附湯”。別名:加減參附湯(《校注婦人良方》卷八)。處方:大附子75克(炮)大人參30克。制法:上二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臟腑虛寒,下痢純白,狀如魚腦,臍腹冷痛,日夜無度,手足逆冷,或有嘔逆…
中藥方劑“安胃散”。處方:茯苓 白術(shù) 車前子各3克 五味子1.5克 烏梅1枚 粟殼4.5克。制法:上藥哎咀。功能主治:下痢膿血相雜,腹中窘痛,里急后重,日夜無度。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時(shí)溫服。處方:五靈脂杏核大(以醋…
中藥方劑“艾灰餅子”。處方:艾葉(燒灰留性)2錢,白龍骨2錢,定粉2錢,肉豆蔻1枚(面裹煨熟),黃丹半錢(火煅飛過)。制法:上為細(xì)末,滴水為丸,每1兩作40丸,捏作餅子。功能主治:小兒吐瀉,日夜無度。用法用…
入駐
企業(yè)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quán)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qǐng)手機(jī)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chǎn)品
為您提供專業(yè)幫買咨詢服務(wù)
請(qǐng)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hào)
微信公眾號(hào),收獲商機(jī)
微信掃碼關(guān)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