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布和海帶本是同物。昆布是海帶的葉狀體,細而長,海帶寬而短。昆布與海帶的功能是相同的,除食用外更可冶療許多種疾病,更可防癌,這是因為它們含有大量的硒元素有關。
蛇膽,是蛇體內貯存膽汁的膽囊,蛇膽性涼,味苦微甘;具有祛風除濕、清涼明目、解毒去痱的功效;可調補人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延緩機體衰老。
中藥方劑“獨味蜂王漿”。處方:蜂王漿適量。制法:用開水將蜂王漿配制作1∶100的溶液。功能主治:滋補強壯,益肝健脾。適用于慢性前列腺炎以及病后全虛、營養不良。用法用量:每日口服2次,每次20~30克,長期服用。
中藥方劑“調營養衛湯”。處方:當歸身3兩,川芎2兩,川續斷3兩,牛膝4兩,杜仲4兩,羌活1兩5錢,防風1兩5錢,紅花2兩,黃耆2兩,白術3兩。功能主治:活血通經,順氣止痛。主勞形辛苦,負重力作,氣血不和,經絡不…
中藥方劑“跌打營養湯”。處方:西洋參3克(或黨參15克)黃耆9克 當歸6克 川芎4.5克 熟地15克 白芍9克 枸杞15克 淮山藥15克 續斷9克 砂仁3克 三七4.5克 補骨脂9克 骨碎補9克 木瓜9克 甘草3克。功能主治:補氣血,養…
中藥方劑“參桂養榮丸”。處方:潞黨參2兩,大熟地2兩,遠志肉1兩,炒冬術2兩,生白芍3兩,陳皮2兩,白茯苓2兩,全當歸2兩,五味子1兩,炙甘草2兩,炙黃耆2兩,肉桂1兩。制法:上為細末,用大棗30枚,生姜1兩,煎湯…
中藥方劑“防己黃耆湯”。別名:漢防己湯(《類證活人書》卷十七)、黃耆防己湯(《雜病源流犀燭)卷五)。處方:防己30克 甘草15克(炒)白術22.5克 黃耆37.5克(去蘆)。制法:上藥銼碎。功能主治:益氣祛風,健脾…
中藥方劑“黃芪雞汁粥”。處方:母雞1只(重約1000~1500克)黃芪15克 粳米100克。制法:將母雞剖洗干凈濃煎雞汁,將黃芪煎汁,每次以粳米100克煮粥。功能主治:益氣血,填精髓,補氣升陽,固表止汗。適用于久病體虛…
中藥方劑“瓜霜紫雪丹”。處方:白犀角5錢,羚羊角5錢,青木香5錢,上沉香5錢,寒水石5兩,石膏5兩,靈磁石5兩,飛滑石5兩,玄參1兩6錢,升麻1兩6錢,飛朱砂5錢,生甘草8錢,公丁香2錢,麝香1錢2分,金箔1兩,西瓜…
中藥方劑“胡蘿卜粥”。處方:新鮮胡蘿卜 粳米各適量。制法:將胡蘿卜洗凈切碎,與粳米同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煮至米開粥稠即可。功能主治:健脾和胃,下氣化滯,明目,降壓利尿。適用于高血壓以及消化不良、久痢、…
中藥方劑“和營養衛湯”。處方:人參、黃耆、當歸、白芍、白術、防風、云苓、桂枝、陳皮、甘草。功能主治:調理補益氣血。主傷損血虛者。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中藥方劑“脊肉粥”。處方:豬脊肉2兩,粳米3兩,食鹽、香油、川椒粉各少許。功能主治:補中益氣,滋養臟腑,滑潤肌膚。主體質虛弱,羸瘦,營養不良,脾胃虛寒等氣血不足之證。用法用量:先將豬脊瘦肉洗凈,切成小塊…
中藥方劑“加味益氣養血救脫湯”。處方:酸棗仁(炒)36g,制何首烏9g,玉竹9g,熟附子12g,生菟絲子24g,炙黃耆12g,炒白術15g,歸身9g,丹參12g,柏子仁12g,砂仁9g,益智仁9g,覆盆子12g,雞血藤9g,竹茹9g,紅…
中藥方劑“鹿茸石斛丸”。處方:鹿茸1對(浸1宿,微炙),金釵石斛(去根)1兩,犀角(鎊)1兩,羚羊角(鎊)1兩,肉蓯蓉1兩(酒浸1宿,刮去皮),熟干地黃1兩,酸棗仁1兩(湯浸,去赤皮),青木香1兩,菟絲子2兩…
中藥方劑“肉末米粥”。處方:瘦貍肉末50克 粳米(或小米)50克。制法:將肉末與粳米(或小米)同煮為粥。功能主治:適用于嬰兒麻疹恢復期,為保證身體對熱量、營養的需要。用法用量:每日分3次服。
中藥方劑“糖餞加味紅棗”。處方:干紅棗 紅砂糖各50克 花生米100克。制法:花生米略煮一下,放冷,取皮,與泡發的紅棗同放煮花生米的水中,再加冷水適量,用小火煮半小時左右,撈出花生米皮,加入紅砂糖,待糖溶化…
中藥方劑“菱實粉粥”。處方:菱實粉30~60克 粳米60克。功能主治:益腸胃,補氣血。治年老體虛,營養不良,慢性泄瀉。現用于防治胃癌、食道癌。用法用量:先將粳米煮粥,待米煮至半熟后,調入菱粉,加紅糖少許,同…
中藥方劑“狗肉粥”。處方:肥狗肉半斤。功能主治:溫補脾腎,去寒助陽,輕身益氣。主脾胃冷弱,腸中積冷,脹滿刺痛。年老體衰,陽氣不足,營養不良,畏寒肢冷,腰膝軟弱。用法用量:以米、鹽、豉等煮粥,頻日吃12頓…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