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貝母粥”。處方:貝母粉10克 北粳米50克 冰糖適量。制法:用北粳米、冰糖煮粥,待米開湯未稠時,調入貝母粉,改文火稍煮片刻(再煮二三沸),粥稠即成。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清熱散結。適用于急慢性氣管炎…
中藥方劑“貝母絕經湯”。處方:貝母、當歸須、紅花、豬牙皂角、黑豆、虎杖各等分。功能主治:難產,不欲育孕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熟,產后服。
中藥方劑“貝母膏”。處方:貝母3錢半,半夏(生)2錢半,南星2錢半,五倍子2錢半,白芷2錢半,厚黃柏2錢半,苦參2錢半,虢丹(煅)1錢半,雄黃1錢。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諸惡瘡,頑癢烘熱,及婦人血風,遍身…
中藥方劑“貝母飲”。處方:貝母(去心)百合各45克 紫菀(去苗)桑白皮 桔梗(炒)各30克 麥門冬(去心,焙)45克 大黃(蒸)22.5克 甘草(炙)15克。制法:上八味,嚼咀如麻豆。功能主治:主肺臟有熱,咽喉及口干…
中藥方劑“貝母黃芩湯”。處方:川貝母3錢,黃芩5錢,麥門冬3錢,茅根5錢,滑石4錢,瓜蔞仁3錢,罌粟殼4錢,青黛3錢,甘草2錢。功能主治:清熱止嗽主嗽血,脈象洪盛,血色紫暗者。用法用量:水煎,溫服。各家論述:此…
中藥方劑“當歸貝母苦參丸”。組成:當歸、貝母、苦參各四兩(各120克)。用法:上藥共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每服3~10丸,每日2次,米湯送服。亦可改用飲片作湯劑水煎服,各藥用量按常規劑量。功效:養血潤燥,…
中藥方劑“當歸貝母苦參丸”。別名:苦參丸(《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六)。處方:當歸 貝母 苦參各60克。制法:上三味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主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用法用量:每服3丸,米飲下…
中藥方劑“茯苓貝母湯”。處方:白茯苓(去黑皮)1兩,澤瀉(銼)3分,貝母(焙)3分,桑根白皮(炙,銼)3分。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肺經虛氣,腫滿喘痞,氣促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
中藥方劑“法制貝母”。處方:五味子(炙)192克 甘草1.44千克 橘紅192克 硼砂(炒)180克 薄荷96克 烏梅276克。制法:以上共六味,煎熬澄清,去滓成汁,再入去心貝母3.84千克,加入藥汁內攪勻,曬干即成。功能主治…
中藥方劑“黃芩貝母湯”。處方:黃芩6克 柴胡 玄參 桔梗 杏仁 芍藥 貝母各9克 五味子3克。功能主治:治鼻孔發熱生瘡。用法用量:以水450毫升,煎至100毫升,熱服。
中藥方劑“瓜蔞貝母飲”。處方:瓜蔞實3錢,土貝母(去心)3錢,甘草節3錢。功能主治:乳房結核,焮腫。用法用量:水煎服。 已潰,加忍冬1兩。
中藥方劑“含化貝母丸”。處方:貝母1兩(酥炙微黃),款冬花2兩,桂心1兩,百合1兩,紫菀1兩(洗去苗土),杏仁2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木乳2兩(去粗皮,涂酥炙令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制…
中藥方劑“蒺藜貝母湯”。處方:蒺藜子(炒,去角)1兩半,貝母(去心)1兩半,紫菀(去苗土)1兩半,百合1兩半,麻黃(去根節)1兩半,天雄(炮裂,去皮臍)1兩半,枳殼(去瓤,麩炒)1兩半,赤石脂1兩半,桑根白…
中藥方劑“款花貝母散”。處方:款冬花、人參、半夏(姜制)、知母、貝母、甜葶藶(炒)、御米殼(蜜炒)、烏梅肉各等分。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喘嗽虛弱。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1盞,加生姜5片,煎至7分,食后溫…
中藥方劑“六君貝母丸”。處方:黨參(去蘆,米炒)1兩5錢,貝母(姜汁炒)1兩5錢,半夏(制)1兩5錢,茯苓1兩2錢,陳皮1兩,白術(凈,炒)2兩,炙草5錢。制法:用竹瀝水1茶杯,老生姜汁半茶杯,與各藥和勻,曬干…
藥材性狀:伊犁貝母:鱗莖呈卵圓形或圓錐形。高0.8~1.8cm,直徑1~2.5cm。表面淡黃色或類白色,稍粗糙。外層鱗葉2斑,心形、肥厚,大小懸殊,緊密抱合。頂端稍尖,少有開裂。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