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貝母,中藥名。為百合科貝母屬植物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鱗莖。具有清熱化痰,散結(jié)消癰的功效。主治風熱、痰熱咳嗽,瘰疬,癭瘤,乳癰瘡毒,肺癰。
川貝母,中藥名。為百合科貝母屬植物川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肅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或梭砂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的…
川貝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熱化痰的功效,用于熱癥咳嗽,如風熱咳嗽、燥熱咳嗽、肺火咳嗽。川貝有鎮(zhèn)咳作用、祛痰作用、有降壓作用、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主治肺虛、久咳、虛勞咳嗽、燥熱咳嗽、干咳少痰、咯痰帶血…
瓦楞子說白了就是一些蚶類動物的殼,長得很像我們經(jīng)常在海邊看到的小貝殼;瓦楞子用于癭瘤,瘰疬,瓦楞子味咸軟堅,消頑痰,散郁結(jié),瓦楞子治癭瘤、痰核,常與海藻,昆布等同用,如《證治準繩瘍醫(yī)》含化丸,瓦楞…
川貝母(Fritillaria praewalskii maxim ex Batal),百合科植物,川貝母生長在溫帶高山、高原地帶的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高山灌叢中,土壤為山地棕壤、暗棕壤和高山草甸土等。川貝母為潤肺止咳的名貴中藥材,應…
中藥方劑“貝母丸”。處方:貝母45克(煨令微黃)桔梗30克(去蘆頭)甘草30克(炙微赤,銼)紫菀30克(洗,去苗、土)杏仁15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制法: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
中藥方劑“貝母元參湯”。處方:貝母3錢,元參3錢,甘草2錢,黃芩2錢。功能主治:口瘡熱腫。用法用量:煎半杯,熱漱徐咽。 熱甚,加黃連、石膏。
中藥方劑“貝母升麻鱉甲湯”。處方:貝母3錢,升麻3錢,丹皮3錢,元參3錢,鱉甲3錢。功能主治:喉瘡膿成者。用法用量:煎半杯,熱漱徐服。
中藥方劑“貝母團”。處方:川貝母(去心)1兩。功能主治:羊兒風。用法用量:研粉,用羅篩過,鋪大草紙100張,一層草紙篩一下,百張草紙篩百下,然后用線縫之,入4碗水煮干。每清早取1張紙搓成團,空心滾湯下。
中藥方劑“貝母括痰丸”。處方:川貝1兩,天竺黃1錢,硼砂1錢,文蛤5分(醋炒)。制法:上為末,以枇杷葉(刷凈,蜜炙)熬膏為丸,如芡實大。功能主治:寧肺治標。主久嗽傷金,肺癰肺痿。用法用量:噙咽之。
中藥方劑“貝母散”。處方:貝母 知母 百部 阿膠 甘草 麻黃 杏仁 人參 茯苓 半夏曲餅子各等分。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主新久咳嗽。用法用量:每服6克,水1盞,大黃蠟1皂大,同煎至8分(即水一盞),通口服。處方…
中藥方劑“貝母散(2)”。處方:貝母3分(煨令微黃),百合3分,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1兩(炙微赤,銼),赤茯苓3分,麻黃1兩(去根節(jié)),石膏2兩,人參1兩(去蘆頭),柴胡1兩(去苗)。制…
中藥方劑“貝母湯”。處方:貝母(去心,姜制)黃芩(生,去皮)干姜(生)陳皮(去白)五味子(揀)各30克 桑白皮(蜜炙)半夏(湯浸)柴胡(去苗)桂心(不見火)各15克 木香 炙甘草各7.5克。制法:上為粗末。功…
中藥方劑“貝母煎”。處方:貝母90克 紫菀 五味子 百部根 杏仁(去皮、尖、兩仁者,研)甘草(炙)各60克。制法:上六味,切。功能主治:化痰潤肺止咳。主暴熱咳嗽。用法用量:以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另用…
中藥方劑“貝母瓜簍散”。處方:貝母4.5克 瓜蔞3克 花粉 茯苓 橘紅 桔梗各2.4克。功能主治:化痰潤肺。主燥熱傷肺,咳嗽痰黃,咯吐不爽,咽喉干痛。用法用量:水煎服。組成:貝母一錢五分(4.5克)、瓜蔞一錢(3克)、花…
中藥方劑“貝母瓜蔞散”。處方:川貝2錢,瓜蔞仁1錢5分,山梔1錢,黃芩1錢,橘紅1錢,甘草5分。功能主治:小兒內(nèi)熱,夜熱潮熱,晝輕夜重,或口渴,或腹脹,或盜汗,癥因伏燥者。用法用量:熱甚,加川連8分;痰多,加…
中藥方劑“貝母瓜蔞湯”。處方:貝母(去心)、瓜蔞仁(去油)、天南星(制)、荊芥穗、防風(去蘆)、黃柏(去粗皮)、羌活、黃芩、黃連、白術(shù)、橘皮(去白)、薄桂、半夏(炮7次)、威靈仙、天花粉、甘草各等分…
中藥方劑“貝母白芷內(nèi)消散”。處方:大貝母、白芷各等分。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乳癰。用法用量:每服2錢,白酒調(diào)下。 有郁,加白蒺藜。注意:孕婦忌用白芷。
入駐
企業(yè)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quán)
入駐熱線:18175151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chǎn)品
為您提供專業(yè)幫買咨詢服務(wù)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guān)注
頂部